全國人大代表章曉聯談智能養老:構建“居家老人緊急救治地圖”,讓老人能夠通過智能設備求助求救
作者:
發布時間:
2024-03-06
瀏覽次數:

? ? ? ? 3月5日,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于北京正式開幕。全國人大代表、致公黨湖北省委副主委、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主任章曉聯表示,她將繼續關注醫療衛生領域。

? ? ? ? 因家中有八十多歲的獨居老人,她非常關注養老問題。此前,她曾提出醫養結合的建議,滿足老人的養老、醫療需求,提高養老水平,減輕子女的精神壓力、經濟負擔。

? ? ? ? 今年,她考慮到老年人普遍更傾向于居家養老的意愿,提出了關于促進智慧賦能家居適老化改造,提升老年人應急救助水平的建議,希望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。

? ? ? ? 【1】從醫養結合到智能養老,讓晚年生活更有尊嚴

? ? ? ? “現在老年人越來越多,子女要忙于工作,無暇照顧,老人需要智能養老,提升生活水平。”章曉聯說,她家里有八九十歲的獨居老人,很能理解同齡人“上有老下有小”的壓力,“老人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就很不方便,完全靠子女肯定不夠,需要國家和社會資本的關注。”

? ? ? ?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3年末,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,占全國人口的21.1%,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,占全國人口的15.4%。這意味著我國已全面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。

? ? ? ? 在2019年,章曉聯作為全國人大代表,在兩會期間提出注重發展醫養融合的養老新模式的建議。她提出,醫養融合讓養老服務不再單一,能同時滿足養老機構內老人的養老與醫療需求,減輕老人家屬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。

? ? ? ? 五年過去了,她欣喜地看到,國家在這方面更加重視,社會上醫養結合的機構越來越多。“相比于之前的康養結合、醫養結合的狀況好多了。”

? ? ? ? 但她同時意識到,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住進養老院,更傾向于選擇居家養老,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度過晚年生活。

? ? ? ? 在此基礎上,她提出希望完善智能養老,讓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尊嚴和自由。

? ? ? ? 【2】困境:智能養老設備,老人不會或不愿意用

? ? ? ? 所謂智能養老,指的是讓老年人能夠通過手機或者智能設備,“在遇到緊急情況時,能夠方便老人向社區或服務圈求助,讓他們第一時間得到搶救。”章曉聯解釋。

? ? ? ? 她認為,目前很多智能養老產品在設計上過于注重技術革新,忽視了老年人群身體機能、認知水平等因素及人文關懷的現實問題,導致功能實用性不足、操作性和交互性差的問題。

? ? ? ? 加上政府補貼較少,產品價位偏高、操作相對復雜、后續響應服務跟不上等因素,老人們對使用智能健康設備的總體意愿不高。雖然市場上有智能養老設備,但老年人不會,或是不愿意用。

? ? ? ? 即使購置了智能養老設備,但在社會層面,還存在資源整合有缺陷,統籌不到位的問題。“老人緊急呼救后,由誰來做第一響應、響應后如何和醫療機構對接、是否可以進入醫保范圍、多人同時呼叫時如何應對……這些具體制度規范尚未真正建立,責任主體還不明晰,路徑仍然模糊,應急預案準備不足。”她說。

? ? ? ? 此外,老舊小區社區服務設施設置分散,缺乏整體性規劃,衛生服務站分布也不均衡。建設的滯后、技術更新的緩慢、專業醫護人員的短缺,限制了呼救應急服務的接納能力。

? ? ? ? 即使專業養老機構擁有配備齊全的智慧化設備,且擁有足夠的專業人才,但沒能打通資源共享,未能在緊急救助過程中起到實質性效果,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。

? ? ? ? “雖然有些地方有智能養老設備,但還比較單一,也比較薄弱,還有很多地方智慧化不夠齊全,不夠普及。”她說,“智能養老對科技水平的要求比較高,需要各部門聯動統籌,所需資金成本也比較大,需要各種社會力量一起帶動。”

? ? ? ? 【3】建議:構建“居家老人緊急救治地圖”,形成“20分鐘服務響應圈”

? ? ? ? “我們家里也有八九十歲的獨居老人,生活很不方便,完全靠子女肯定不夠。”章曉聯說,“不只是我們自己,周圍也有很多這種情況,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,家里老人都是八九十歲了,需要國家和社會資本的關注。”

? ? ? ? 針對這些現實問題,她建議,一方面,厘清部門責任。梳理緊急呼救設備設計和加裝、呼救后第一時間響應的主體、居家緊急救治方案制定、送醫渠道、送醫后醫保報銷實施、救治后的回訪監測等各環節的主體責任,建立貫通機制。

? ? ? ? 另一方面,資源融合發展。支持符合條件的公立及社會機構承擔應急救治服務任務。積極探索企業運營模式,鼓勵形成社會機構融資籌錢的機制,加強協調能力,建立“政府補貼+社會資本引入+家庭支付”商業運行體系。

? ? ? ? 針對智能監測呼救設備存在實用性不強、操作不便等問題,章曉聯主張,加快設備產品適老化改造,打破銀色鴻溝。利用智能終端設備實現與人、環境的互聯互通,對緊急醫療事件實行風險管控,實現快速呼救、自動報警、健康監測等一系列功能,達到精準、高效、快捷的院前急救目標。

? ? ? ? 章曉聯說,實現智能養老,還需要加強智慧健康養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。通過智慧養老信息歸集,實現養老信息互聯互通,達成老人需求與服務供給方面的信息對稱。

? ? ? ? 一是導入老年人口信息,方便政府、社區、衛生服務站及相應社會機構迅速獲取老人的健康情況、既往病史、用藥禁忌、緊急呼救歷史等信息,以便在應急響應中第一時間制定科學救治方案。

? ? ? ? 二是導入區域內的衛生服務站、各類公立、私立醫療、養老機構信息,構建“居家老人緊急救治地圖”,形成“20分鐘服務響應圈”。通過規模效應打破基層服務能力不足缺陷,降低社區智慧養老服務綜合成本,完善居家、社區、醫療、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。?

? ? ? ? 轉載于:https://new.qq.com/


相關推薦

從地面到天空 快遞巨頭競逐航空貨運賽道
? ? ? ?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:“在國家政策持續引導下,將有...
2025物聯網安防行業市場發展規模、競爭格局分析
? ? ? ?物聯網安防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...
智能公共安全系統正在重塑現代城市安全格局
? ? ? ?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,強大、適應性強的公共安全體系對保障社區福祉和城市可持續發...
混合安防,引領智能建筑新紀元
? ? ? ?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安全形勢下,內部部署、邊緣和云技術的融合至關重要。? ? ?...